欢迎访问第15届成都印刷包装产业博览会官网! 2025年2月21-23日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干货】图书印制质量三大误区,千万别踩!

延期展会不延期服务!第12届成都印刷包装产业博览会,持续为您提供行业最新,政策资讯/技术干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干 货 

图书印制质量三大误

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印发《关于2021年“3·15”印刷复制质检活动和中小学重点教材印制环保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图书批质量和单册质量的不合格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我国图书印制质量总体较好。

分析“3·15”质检活动图书,印制质量缺陷的种类及所造成的图书不合格册数,印制质量缺陷产生随机性较强,但部分特定质量缺陷产生具有普遍性,导致同批图书质量不合格数量较多。

痛点

跨页接版缺陷成印制质量问题多发区

通报指出,主要质量问题是图书跨页接版处理不当造成图文缺失,占不合格图书的58.8%。2016年至2020年“3·15”印刷复制质检活动抽检数据显示,因跨页接版造成单册不合格的数量达到26种198册,居印制质量缺陷之首。

胶粘订图书经铣背、胶订,在印前设计时未留出铣背尺寸,造成接版处指示线条错位,影响阅读。

跨页接版成为图书印制质量问题多发区,往往是因为出版产业链上各环节忽视印前设计与印刷生产间的内在关联,出版单位与印刷企业沟通、衔接脱节造成的。

一方面是图书责任编辑、美术编辑对印刷工序、工艺不够了解,跨页文图设计不当;另一方面是印刷环节衔接配合不到位,品质把控失当。

解决印制质量中的跨页接版问题,需要出版环节的书稿设计、印制环节的印后装订合力配合。

出版单位在版面设计中要避免不必要的图像跨页接版,如跨页一侧图文部分宽度较小,体现不出整体性的;尽量避免文字跨页的设计、人物头像的跨页设计、地图的跨页接版、指示线条的跨页接版等。

印刷企业在承接印制任务时,要根据不同的装订形式,加强工艺审核,准确分析、识别、评估、预警、应对跨页图文设计等质量问题易发生的关键点,根据加工生产的可复现性及时反馈意见。

印制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工作过程以及技术要求,完善和落实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印刷企业在生产含有跨页设计内页的图书时,要关注折页偏差的控制,防止因折页不准差导致成品缺陷。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针对特定跨页图文页码加大成品抽检、批质量抽检频次。

堵点

书脊图文缺陷严重影响图书外观

各地抽检中,书脊图文缺陷严重影响图书外观造成不合格图书的案例时有发现。主要表现为书背字进入封一或者封四、书背文字模糊不清影响识读等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516111342.jpg

比较薄的平装图书,由于包封面的偏差,造成书背字平移至封一或封四。

分析书脊图文缺陷原因,一方面是印刷企业质量管控不到位,成品抽检疏忽,造成不合格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是在太薄的平装图书上设计书背文字,也容易出现文字平移或歪斜至封一或封四的现象。

出版单位在设计书背文字时要注意,书背字的宽度最好控制在书背厚度的80%以内,如果书背厚度小于3毫米的不建议放置书背文字、图标、色块。如果书背很薄,出版单位又一定要放置书背文字,则可以按照标准中边缘名称的设计和使用处理。

另外,因书背文字字号普遍较小,需要慎重选择文字烫金等工艺,防止烫箔糊版,影响识读。

印刷企业需要提升“身在兵位、胸有将谋”的意识。根据实际承印纸张的厚度检查、复核出版单位美术编辑的书背字设计是否合理,书背色块、文字、标识等要素的尺寸是否准确,出版者名称和社标等关键信息,烫印文字是否影响辨识。发现偏差较大需及时反馈出版社单位,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时间消耗、经济损失。

要通过标准作业规范印后加工过程,明确工作流程、质量控制点,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严格实施巡检制度和流程,特别是对书脊小于5毫米且又有书背字设计的图书,要加大检测频次。

盲点

教科书书芯粘结强度过低预警散页风险

近年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品中“开胶散页”问题大幅下降,开胶散页、侧胶开胶、背胶断裂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但书芯粘结强度不达标、露胶根等现象依然突出,需要提高认识,引起重视,着力解决。

微信图片_20220516111431.png

背胶粘结强度不达标,用手轻拉即可将书页拉掉,散页风险极大。

书芯粘结强度是指使书页与书背粘结界面分离所需要的力,粘结强度过低容易导致图书使用过程中出现掉页现象。因此,印刷企业要严格执行《书刊装订用EVA型热熔胶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技术要求,根据图书特点正确选择使用胶黏剂等原辅材料,选择技术指标长期稳定的胶黏剂,选择与纸张、设备、地域、季节等因素相匹配的胶黏剂。

依据标准制定装订工艺要求,根据不同的开本、纸张、厚度等要素,明确铣背深度、拉槽深度、拉槽齿距、齿型、背胶厚度等详细的工艺参数标准和要求。

特别是在中小学教材生产中,要加大定期检查频次并记录胶水温度、铣背深度、背胶厚度、侧胶宽度等胶订工艺控制参数,定期割本检查成品和粘结强度测试,执行签样、留样制度,做到事中能及时发现质量风险、事后可追溯质量问题。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要善于从质检通报和质检报告中,分析薄弱环节,疏质量痛点、通质量堵点、消质量盲点,从具体产品中查找易发生问题关键点,从具体工艺流程中分析易发生问题薄弱点。

(※以上内容来源自印业独家,作者系浙江省印刷产品质量检验站站长,图片来源于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2022第12届成都印刷包装产业博览会,汇聚顶尖印刷设备生产制造商和印刷出版企业,用新技术、新工艺,为教材等书本印刷持续输出增值作用。欢迎莅临,交流洽谈!